身边也有不少熟悉的人士
今天跟大伙儿唠个嗑,我最近干了件大事——决定加入京东外卖大军。
这事儿说出来连我自己都意外,毕竟我之前连外卖骑手的活儿都没碰过。
但架不住身边哥们儿三催四促,说现在京东外卖声势浩大,好多熟人都在往里冲,我这心痒痒得跟猫抓似的。
先给大伙儿交个底,我这人没啥大志向,就想找个正经活儿踏踏实实挣钱。
听说京东外卖给全职骑手上五险一金,这在跑腿行业里可不多见。
前些天刷抖音看见个视频,说是杭州的小哥晒出工资条,五险一金扣完到手还能有八九千,看得我直咂嘴。
不过也有人说这是画大饼,得看具体站点政策。
我特意查了查,发现京东物流确实在部分城市试点将众包骑手转为正式用工,但具体到每个站点可能有差异,这点得提醒后来人别光听风就是雨。
现在外卖市场确实卷得厉害,美团骑手都突破千万人了。
京东这时候杀进来,明摆着要抢蛋糕。
我琢磨着这背后肯定有门道:京东物流在全国有几十万网点,配送体系早玩明白了,突然加码外卖业务,八成是想把即时零售和配送网络打通。
上个月我去京东亚洲一号仓参观,看见他们那自动分拣系统能把包裹分到街道级,要真能把这本事用到送餐上,效率指定差不了。
不过说句掏心窝子的话,我这年纪三十出头转行送外卖,多少有点冒险。
但架不住现在实体店生意难做,厂里流水线又太熬人。
昨天跟开餐馆的老王喝酒,他感慨现在外卖平台抽成越来越狠,每单抽20%还强制参加促销活动。
要我说这京东要是真能少扣点,给骑手多分点实惠,说不定真能杀出条血路。
有行业报告说今年即时配送市场规模要破4000亿,这碗饭确实有的吃。
准备干这行也有讲究。
上周去面试,站长给看了套装备清单:除了常规保温箱,还要配智能手机、充电宝、防晒袖套。
最关键的是那辆电动车,站长强调必须上牌带头盔,现在交警查得严,去年他们站就有个兄弟因为改装车被扣了车。
我特意跑了趟二手市场,发现新国标电动车价格比去年涨了三百多,看来这行当真是越来越规范了。
要说具体怎么干,我总结了三点心得:第一得会看导航,别看现在手机导航挺智能,老城区那些羊肠小道还得靠经验;第二要懂时间管理,午晚高峰期单子扎堆,得学会"连跑单"省油钱;第三要会维护装备,我们这行有句老话叫"骑手车就是饭碗",轮胎气足刹车灵比啥都强。不过这些都是皮毛,真正上手才知道其中门道。
最近在业主群看见有人吐槽,说京东外卖员接单界面和美团差不多,但算法好像更偏向大订单。有同行透露,京东的系统会给接大件餐盒的骑手额外补贴,这对我们这种能扛重物的中年人来说算是个优势。不过也有隐患,要是遇到火锅汤洒了这种糟心事,平台理赔流程走起来会不会比别家快?这点还得观望。
现在最关心的还是福利待遇。有青岛的骑手在贴吧晒单,说他们站点的五险是按实际工资基数交,公积金能交到12%,这在服务行业凤毛麟角。但也有深圳的朋友吐槽,说是所谓的"全职"其实是每天在线12小时才能保底,算下来时薪还没快递员高。看来这碗饭到底香不香,还得看具体站点怎么执行。
选择入行也有私心。现在年轻人动不动就喊着躺平,我倒觉得踏实干活不丢人。当年我爸在工厂当钳工,每天擦机器擦得锃亮,现在退休金领得比我都多。京东要是真能给骑手出路,干个三五年转个站点管理员,总比在电子厂打螺丝有盼头。听说有的城市试点骑手晋升通道,优秀员工能转运营岗,这比送外卖强多了。
不过话说回来,这行当的辛苦真不是吹的。昨天跟骑手老李唠嗑,他手机里存着张照片:凌晨两点还在送宵夜,路灯把影子拉得老长。他说这行最熬人的是心理压力,超时扣钱、差评扣钱、投诉扣钱,干得不好的月份连房租都攒不够。但转念想想,哪个行业容易呢?我表弟在县城当老师,去年绩效扣了三分之一,还不是照样咬牙干。
现在就盼着京东能整点实在的。有专家分析说,外卖平台要想留住骑手,得在劳动权益保障上动真格。要是真能落实八小时工作制,给够社保,那才叫改变行业生态。现在好多小哥为了多挣钱主动放弃社保,说白了还是没安全感。听说京东在试点意外险升级,最高能赔三十万,这要是真的,多少能让人安心点。
最后给想入行的兄弟提个醒:别光看平台宣传,实地考察最靠谱。最好找个老骑手当师傅,最少跟三天活儿,摸清门道再入局。还有记住句话:送外卖不是卖苦力,里面学问大着呢——路线规划、客户沟通、应急处理,样样都得学。现在正是风口期,干得好说不定能赶上平台红利期。
各位看官老爷,你们身边有干外卖的熟人吗?现在入行到底香不香?要是你有啥经验教训,欢迎在评论区唠唠。咱普通人过日子,不求大富大贵,就图个踏实安稳。要我说,只要平台肯给机会,咱们打工人就能把日子过出滋味来!

